【佳學基因檢測】Bartter 綜合征伴復發(fā)性低鉀性周期性麻痹查病因阻遺傳:病例
佳學基因導讀:
低鉀血癥的表現形式是神經衰弱和心律失常。嚴重的低鉀血癥可能危及生命,需要及時發(fā)現和治療。然而,低鉀血癥的檢查同樣重要,可以防止將來復發(fā)和出現并發(fā)癥。巴特綜合征是導致低鉀血癥的罕見病因之一,通常在兒童早期出現生長遲緩和發(fā)育不良。在青春期晚期出現病例的情況很少見。在這里,佳學基因分享了收錄的一個在青春期出現復發(fā)性低鉀性麻痹和身材矮小的病例?;驒z測結果的的的揭示了低鉀血癥的治療方法,并強調早期診斷的必要性,以防止?jié)撛诘牟l(fā)癥。
本文關鍵詞:
急性弛緩性麻痹、巴特綜合征、基因突變、生長遲緩、低鈣血癥、低鉀血癥、代謝性堿中毒、腎小管疾病
《人體基因序列變化與疾病表征》關于 Bartter 綜合征的介紹
1962 年,Bartter 等人發(fā)現了一種新的綜合征,其特征是低鉀血癥和代謝性堿中毒、醛固酮增多癥和腎小球旁器 (JGA) 增生,血壓正常,主要影響年輕人。Bartter 綜合征的患病率為百萬分之一。該綜合征是指由于亨利環(huán)粗升支 (TAL) 鹽重吸收缺陷引起的一組腎臟疾病,導致鹽丟失和電解質失衡,例如低鉀血癥、高鈣尿癥和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。Bartter 綜合征的嚴重表現之一是復發(fā)性低鉀性周期性麻痹,由于鉀水平極低,患者會出現肌肉無力或癱瘓。成人發(fā)病的經典 Bartter 綜合征很少見,迄今為止僅有少數病例報道。佳學基因《人類遺傳病及其阻斷》介紹了一例成人期 Bartter 綜合征病例,表現為急性弛緩性麻痹。
病例介紹
發(fā)病過程
一名 15 歲的男性患者到急診室就診,主訴大便稀薄和嘔吐,隨后四肢無力持續(xù)一天。無力感來得很快,導致行走、從平臥位坐起和穿拖鞋都很困難。患者沒有頭部下垂或大小便失禁病史。四肢均無刺痛或麻木感?;颊邲]有吞咽困難。患者沒有提示先前感染病毒、接種疫苗或被動物咬傷的病史。一年前患者也出現過類似的四肢無力癥狀,持續(xù)了三到四天,用藥后癥狀得以緩解。此次發(fā)作之前還出現過胃腸道癥狀,包括兩次大便稀薄和大約 10-12 次非膽汁性、非噴射性嘔吐。
臨床檢查
患者意識清醒,對時間、地點和人有定向力,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(GCS) 評分為 15/15。他身材矮小(身高:128 厘米,體重:28 公斤)。生命體征包括血壓 (BP) 為 100/72 毫米汞柱,心率 (HR) 為 78 次/分鐘,呼吸頻率 (RR) 為 18 次/分鐘,室內空氣中的 SpO2 為 98%。沒有蒼白、黃疸、發(fā)紺、杵狀指或水腫的跡象。
神經系統檢查顯示高級精神功能正常,肌肉體積對稱。腦神經檢查結果正常。四肢肌張力和肌力均下降,肌力等級如下表1所示。心血管、呼吸和腹部檢查結果無異常。
表1.肢體運動強度評估。
移動 | 右側 | 左側 |
肩部屈曲/伸展 | 3/5 | 3/5 |
肘部屈曲/伸展 | 3/5 | 3/5 |
髖部屈曲 | 2/5 | 2/5 |
髖部伸展 | 2/5 | 2/5 |
髖部外展 | 2/5 | 2/5 |
髖部內收 | 2/5 | 2/5 |
膝關節(jié)屈曲 | 3/5 | 3/5 |
膝關節(jié)伸展 | 3/5 | 3/5 |
踝關節(jié)背屈 | 4/5 | 4/5 |
踝關節(jié)跖屈 | 3/5 | 3/5 |
檢查和治療
最初,建議進行全血細胞計數 (CBC)、腎功能檢查 (RFT)、動脈血氣 (ABG)、肝功能檢查 (LFT) 和其他血清電解質檢查。ABG 顯示低鉀性代謝性堿中毒。血清電解質顯示低鉀血癥、低鎂血癥和低鈣血癥。尿液斑點鉀高,跨小管鉀梯度為 6,提示腎臟丟失,特別是來自遠端小管的丟失。鈣/肌酐 (Ca/Cr) 比值高,提示 Bartter 綜合征。腹部超聲 (USG) 無異常。生長圖表(圖1)顯示生長遲緩(<年齡別身高和年齡別體重的第 5 百分位數)。患者在院內出現兩次手足搐溺癥,立即通過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和注射鎂進行治療。此外,患者還接受了靜脈注射和口服氯化鉀和螺內酯治療。血清鉀值逐漸改善,患者的運動能力也得到改善。醫(yī)生曾討論過對 Bartter 綜合征進行基因檢測,但由于經濟拮據而推遲。
圖 1.患者的體質生長圖與 CDC 生長百分位數的比較

此生長圖表取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(CDC) 生長圖表,并經過修改以標明患者的身高和體重。圖表上用紅點標明患者的身高和體重。
CDC: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,BMI:身體質量指數
檢測結果與分子病理分析
Bartter 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先天性失鹽性腎小管疾病,其特征為高醛固酮血癥,伴有低鉀性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,血壓正常。Bartter 綜合征的不同變體源自不同的基因突變,這些突變會影響 TAL 中負責鹽重吸收的轉運蛋白。如果發(fā)現兒童和年輕患者出現低鉀性代謝性堿中毒,應懷疑 Bartter 綜合征和 Gitelman 綜合征,這兩種疾病表現相似,可通過表2所示的特征進行區(qū)分。
表 2. Bartter 綜合征和 Gitelman 綜合征的鑒別特征
SLC12A1:溶質載體家族 12 成員 1, KCNJ1:鉀電壓門控通道亞家族 J 成員 1, CLCNKB:氯電壓門控通道 Kb, BSND:barttin CLCNK 型氯通道附件 β 亞基, SLC12A3:溶質載體家族 12 成員 3
特征 | Bartter 綜合征 | Gitelman 綜合征 |
基因突變 | SLC12A1, KCNJ1, CLCNKB, BSND | SLC12A3, CLCNKB |
發(fā)病年齡 | 嬰兒期或幼兒期 | 童年晚期或成年期 |
癥狀 | 多尿,多飲,生長遲緩,腎鈣質沉著癥(有時) | 肌肉痙攣、虛弱、疲勞、手足搐溺癥 |
脫水跡象 | 經常出現 | 經常缺席 |
血清鎂 | 通常正常 | 減少 |
尿鈣 | 正常/增加 | 減少 |
孕婦羊水過多 | 常見(新生兒型)、少見(經典型) | 缺席的 |
尿液前列腺素 | 高的 | 普通的 |
對前列腺素抑制劑的反應 | 好的 | 稀有的 |
預后 | 腎臟損害程度多變且可能進行性加重 | 總體而言預后較好 |
Bartter 綜合征的類型
Bartter 綜合征根據相關基因可分為五種類型,如表3所示。可以通過下一代測序等基因檢測來確認溶質載體家族 12 成員 1 ( SLC12A1 )、鉀電壓門控通道亞家族 J 成員 1 ( KCNJ1 )、氯電壓門控通道 Kb ( CLCNKB )、氯電壓門控通道 Ka ( CLCNKA )、barttin CLCNK 型氯通道附件 β 亞基 ( BSND ) 和黑色素瘤抗原家族 D2 ( MAGED2 )。
表 3. 與不同 Bartter 綜合征亞型相關的不同臨床特征
SLC12A1:溶質載體家族 12 成員 1,KCNJ1:鉀電壓門控通道亞家族 J 成員 1,CLCNKB:氯電壓門控通道 Kb,BSND:barttin CLCNK 型氯通道附件 β 亞基,CLCNKA:氯電壓門控通道 Ka,MAGED2:黑色素瘤抗原家族 D2,ClC-Kb:氯通道 Kb,ClC-Ka:氯通道 Ka
Bartter 綜合征的類型 | 基因 | 遺傳阻斷 | 蛋白質 | 臨床表現 |
類型 1 | SLC12A1 | 常染色體隱性 | 亨利氏環(huán)升支粗段的 Na-K-2Cl 共轉運體 (NKCC2) | 嚴重產前羊水過多、早產、嬰兒發(fā)育不良、低鉀血癥、代謝性堿中毒、高鈣尿癥、腎鈣質沉著癥、低滲尿癥、鹽消耗,無法存活至成年 |
類型 2 | KCNJ1 | 常染色體隱性 | 亨利氏環(huán)升支粗支中的鉀內向整流通道 (ROMK) | 與1型類似,包括產前羊水過多、早產、發(fā)育不良、低鉀性代謝性堿中毒、高鈣尿癥、腎鈣質沉著癥、肌肉無力,無法存活至成年 |
第 3 型(經典) | CLCNKB | 常染色體隱性 | 亨利氏環(huán)升支粗段的 ClC-Kb | 與 1 型和 2 型相比,癥狀較輕,產前體液水平正常至輕度降低,低鉀性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,正常至輕度高鈣尿癥(可能會或不會發(fā)展為腎鈣質沉著癥),肌肉痙攣、疲勞、生長遲緩 |
類型 4a | BSND | 常染色體隱性 | Barttin(調節(jié)腎臟和內耳的 ClC-Ka 和 ClC-Kb 氯離子通道) | 嚴重產前羊水過多、早產、低鉀血癥、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、高鈣尿癥、腎鈣質沉著癥、神經性耳聾,無法存活至成年 |
4b 型 | CLCNKA和CLCNKB(均受影響基因) | 常染色體隱性 | ClC-Ka 和 ClC-Kb | 與 4a 型相似,有嚴重的產前羊水過多、早產、神經性耳聾、低鉀血癥、代謝性堿中毒、腎鈣化、發(fā)育不良,無法存活至成年 |
類型 5 | MAGED2 | X連鎖隱性 | MAGED2 | 羊水過多(出生后可緩解)、低鉀血癥、代謝性堿中毒、低鎂血癥、短暫性產前 Bartter 樣綜合征(隨年齡增長而緩解),無腎鈣質沉著癥 |
需要進行全面檢查以查明低鉀血癥的病因。檢查包括跨小管鉀梯度 (TTKG)、尿鉀、尿氯、尿鈣/肌酐比和血壓監(jiān)測。圖2說明了對這些檢查進行排序和解釋結果的分步方法。
圖 2. 低鉀血癥的治療方法
圖 2. 低鉀血癥的治療方法:流程圖中突出顯示的部分具體說明了此案例的發(fā)現
RTA:腎小管酸中毒,TTKG:跨小管鉀梯度,BP:血壓,pH:氫電位,mmol/L:毫摩爾每升,mmol/day:毫摩爾每天
假性低鉀血癥的定義為,當樣本保存在室溫下并在采集后一小時內進行檢測時,血清和血漿鉀水平之間的差異超過 0.4 mmol/L 。
跨細胞轉移是指細胞內鉀離子從細胞外液突然轉移到細胞內液。例子包括胰島素過量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β-2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和氯喹。
該患者的臨床和生化特征(包括生長遲緩和電解質失衡)提示為 3 型 Bartter 綜合征。治療通常包括補充氯化鉀、前列腺素抑制劑(如吲哚美辛)和醛固酮拮抗劑(如螺內酯)。可開具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來治療蛋白尿或幫助糾正低鉀水平。此外,產前使用非甾體抗炎藥 (NSAID) 對母親進行治療也有益處 。有報道表明,由于腎素-血管緊張素系統持續(xù)激活,導致繼發(fā)性慢性腎小球高濾過, Bartter 綜合征患者會發(fā)生局灶節(jié)段性腎小球硬化 (FSGS)。
我們的患者是一名年輕男性,體質性生長遲緩,青春期延遲,輕度腎積水,低鉀血癥,低鈉血癥,低鎂血癥,血壓正常,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,尿鈣/肌酐比升高,提示患有 Bartter 3 型(經典 Bartter)綜合征。每次低鉀性麻痹發(fā)作后都會出現稀便,治療包括靜脈注射氯化鉀。我們嘗試補充生長激素,以幫助患者在青春期趕上生長速度。雖然父母接受了基因檢測咨詢,但由于經濟拮據,他們決定推遲檢測。
Bartter 綜合征伴復發(fā)性低鉀性周期性麻痹查病因阻遺傳總結
盡管 Bartter 綜合征罕見,但對于患有急性弛緩性麻痹、低鉀血癥和代謝性堿中毒的成年人,應在鑒別診斷中考慮 Bartter 綜合征。與其他病例一樣,該病例也說明了 Bartter 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困難,尤其是當低鉀性周期性麻痹反復發(fā)作是其突出特征時。在這方面,對低鉀血癥治療方法的結構化算法對于確保系統評估以便及時診斷 Bartter 綜合征等潛在疾病至關重要。早期干預將預防生長遲緩等并發(fā)癥,并改善年輕患者的預后。
(責任編輯:佳學基因)